手机版 欢迎访问镜相新闻(jingxiangxinwen.cn)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

这种“倒查”违法的方式,让人心惊胆颤!

时间:2024-01-19 13:38|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分享到0

这种“倒查”违法的方式,让人心惊胆颤!

 清风 船法学堂 2024-01-15 08:54 

微信图片_20240119133859.jpg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执法部门查处违法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比如某地运管部门查处违法的方式就让我感到十分震惊。想问各位船友,你们是否在空闲时跑过网约车,如果有,这篇小文肯定会震惊到你。
据悉,江苏淮安某私家车主王某,某一次空车在马路上行驶时,被运管执法堵住,然后扣车一个月,罚款5千。注意,他是空车行驶,而且是准备到洗车店洗车,他没有开启网约车软件、没有接单拉客。
当王某开车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一辆运管执法车堵在其车前,然后查扣其私家车。理由是:王某曾经无证跑网约车!执法部门怎么知道的呢?原来是网约车平台将大数据上传给运管执法部门了!所以,尽管王某在几个月前就不跑网约车了,但是执法部门仍然通过“倒查”,对王某实施了处罚。
这个案件让我吃惊不小。因为现实中,无证开网约车的私家车主太多了!如果都按照此种方式“倒查”,那么罚款额度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种查处违法的方式,执法部门省时省力,但是其做法合理合法吗?正如本案案发程,执法人员在半道拦截私家车,仅凭的是网络平台提供的交易清单。么仅凭交易单据,就能认定违法事实吗?
我在想几个问题:网约车平台是否有权利透露人员信息,包括私家车主个人身份信息、接单情况、收费转账情况等?这是否涉及到个人隐私?再者,网约车平台为什么不审核“双证”,反而将无证人员信息透露?这是否属于引诱犯罪?蓄水养鱼和割韭菜?
运管的这种执法方式,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公安抓嫖娼。试想,如果公安抓到卖淫女后,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信息,或者通过转账信息,开始倒查,那是否效率会非常高!但是,这样做合适吗?或者说,有必要这样做吗?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潘绥铭的数据调研显示,我国18~61岁的男性中有13.6%曾经找过小姐。当中,嫖娼占比最高的年龄段为25~29岁的男性,具体为26.4%。如果有违必抓,那么中国18-61岁将近6000万违法者。
说的更偏激一点,如果公安查到一个卖淫窝点,然后通过监控视频对进入该窝点的人员逐一排查,势必要查处一切涉嫌的“嫖客”,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会让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
存在既合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且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甚至还给整个社会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就不宜用国家强制力十分较真的一网打尽。就像街头小贩,卖菜、卖豆腐、卖糖葫芦,你总不能都要求他们去办理工商、税务、豆制品许可、糖类加工许可等等证件吧?比如多年前国家就发布限塑令,但是满大街的塑料袋也没见哪个商户被处罚过!
私家跑网约车也许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你不能一方面开口让人往里钻,然后收紧口袋想抓就抓,想打就打。对于网约车,你应当严格约束网约车公司,严把私家车入口,对于违规的网约车公司严厉处罚,而不应当把治理的矛头对准私家车主。那些开网约车的私家车主,他们无非是为了多挣两个养家糊口的小钱。
个人认为,对于上述两类行为(开网约车、嫖娼)应当是在违法现场发现,正所谓“捉人捉赃、捉奸捉双”,除非特殊情况(查处相关犯罪行为,比入组织卖淫罪),其他一般违法不宜事后大规模“倒查”。否则的话,进一步说,执法部门是否可以根据相关信息,追到老百姓家里去扣押车辆、查处嫖娼呢?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本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38257238       新闻热线:0371-65055968

新闻服务邮箱:jxxwq2015@163.com       举报邮箱:294026926@qq.com       邮编:4670000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豫网文 (2021)3749-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10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1468       顶级国际域名证书renminshuiwen.com      豫ICP备2023000153号-1

网址:http://jingxiangxinwen.cn/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834号

镜相新闻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