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镜相新闻(jingxiangxinwen.cn)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

河南 浅谈矿镇协同视角下南召白土岗经济、交通与民生发展的平衡

时间:2025-10-14 17:49|来源:今日头条|作者:关爱交通|点击:
分享到0


公安部文联《中国交通警示录》栏目组驻河南省工作站

《中国交通警示录》栏目组

作为南召县大理石与方解石资源核心产区,白土岗镇依托2.5亿立方米大理石、5亿吨方解石储量,培育了占全县近两成的钙粉厂与半数以上的大理石加工企业,工业经济成为镇域发展的“发动机”。但矿山开采与粉体加工催生的海量重载运输需求,与道路交通体系及民生需求形成尖锐冲突,道路破损、秩序混乱等问题既威胁群众安全,又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工业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失衡难题。

一、道路交通的核心问题及民生影响

(一)设施损毁加剧,通行安全无保障

重载运输成为道路设施的“头号杀手”。S328线白土岗至板山坪段作为矿山运输主通道,因大型货车长期碾压,路面呈现“坑洼连片、路基沉降”的严重状态,群众抱怨“18公里路程要开5小时”,不仅阻碍春耕化肥运输与山果外运,更埋下安全隐患。农村支线受害更深,白龙村榆树沟组等矿山运输必经之路,因车辆散落泥巴石子多次造成群众骑行摔伤,而瓦房庄村等村组道路经反复碾压后,需频繁通过12345热线求助修复。

白土岗大街上正中间路段的坑洼

白土岗街西头路段正在施工


这种路段的施工,需要工人轮流上班进行。还需要有施工警示标志,两头安排黄马甲的疏导员进行疏导。


配套设施短板进一步放大风险。矿山周边道路普遍缺乏应急避让车道与重载警示标识,G207线部分路段杂草遮挡视线形成盲区,急弯临崖处防撞护栏缺失。集镇区域未规划货运集散场地,矿山运输车与赶集人流混行,即便民警疏导仍拥堵难行,直接影响群众购物、就医等日常出行。

(二)运输秩序混乱,生活环境受侵扰

超限超载与违规运输成为常态。为降低成本,矿山运输车普遍超限30%以上,2025年一次夜查就查处超限车6台,卸货量达339吨,这类车辆不仅加速路面破损,更因制动性能下降成为移动隐患。部分车辆未按规定苫盖,碎石、矿粉沿途散落,既污染路面又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白龙村榆树沟组道路曾因此长期泥泞不堪,群众多次交涉仍难以根治。

环境与安全侵扰交织。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与噪声,让沿线村民“不敢开窗”,粮食晾晒、日常休憩均受影响。混行冲突更趋激烈,干线公路上重载货车与电动车、农用车抢道,农忙季节面包车超员、农用车载人现象激增,与矿山运输车交叉行驶时极易引发伤亡事故,形成“工业发展越强,民生风险越高”的怪圈。

(三)施工衔接不畅,治理回应较滞后

道路改造与运输需求严重脱节。S328线改扩建工程因前期手续等问题推进缓慢,长期处于“破损待修”状态,直至2025年才启动路基清表,而施工期间未建临时运输通道,矿山运输与施工车辆抢道加剧拥堵。农村道路养护更显被动,多依赖群众投诉驱动,2025年投入32万元修复的540平方米破损路面,均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路段”,缺乏预防性维护。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缺位。多数矿山与粉体企业未履行道路养护义务,仅在群众强烈投诉后才临时清扫,未建立常态化护路机制。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夜间运输、遮牌逆行等方式逃避监管,进一步加剧管理难度与民生不满。

二、矛盾根源与工业民生失衡本质

(一)规划失衡:产业扩张与民生配套的错位

核心矛盾在于矿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与交通规划的滞后性。白土岗镇矿山企业快速扩张,但交通规划仍停留在农业乡镇阶段,S328线等道路原建设标准无法承受日均数百辆重载车的通行强度。农村道路建设之初未考虑矿山运输需求,宽度与承重标准不足,成为“民生通道”与“产业通道”的冲突点。

规划统筹缺失加剧失衡。矿山开采区、加工区与交通路网布局脱节,未规划专用货运通道,导致运输车辆必须穿村过镇。集镇规划未预留货运集散空间,矿山运输车与民生交通在有限空间内竞争,形成“工业效益外部化、民生成本内部化”的格局。

(二)责任空转:监管体系与利益分配的扭曲

多头管理导致监管缺位。道路养护涉及交通、应急、乡镇等多部门,矿山运输监管牵涉交通、公安、环保等机构,权责交叉又边界不清,易出现“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推诿现象。执法力量不足更显被动,面对分散的矿山运输违法行为,难以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监管。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矿山企业享受资源开发收益,却未承担相应的交通维护成本,道路损坏的修复费用全由政府承担,而政府财政有限,难以兼顾设施维护与民生改善。这种“企业获利、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模式,直接激化工业发展与民生保障的矛盾。

(三)认知偏差:利益优先与民生关怀的割裂

企业与司机的利益至上观念是秩序混乱的根源。矿山企业将运输成本最小化作为首要目标,对超限运输的安全风险与民生影响视而不见;货车司机受“多拉快跑多挣钱”心态驱动,刻意规避监管。部分企业甚至认为“道路损坏是发展必然代价”,缺乏民生责任意识。

群众安全意识与法治意识欠缺。农村群众对交通法规认知存在盲区,对重载车辆的危险性警惕不够,初期多选择忍耐,直至发生摔伤等事故才投诉维权。现有宣传多以标语、传单为主,未结合本地案例开展警示教学,未能有效推动企业与群众的认知转变。

三、工业与民生协同发展的整改路径

(一)设施提质:构建矿镇适配的交通网络

加快骨干路网升级改造。全力推进S328线改扩建工程,严格按节点完成路基拓宽与路面加固,同步建设货车专用道、应急避让车道及智能化监测设施,建成后实行“客货分流”,禁止矿山运输车在集镇段通行。对Y034线板山坪至白土岗水泥厂段等矿山周边道路实施“承重升级”,重点加固白龙村榆树沟组等路段,增设防撞护栏与排水系统。

完善配套功能布局。规划建设矿山货运集散中心,实现矿石装卸、转运与干线运输的无缝衔接,减少运输车穿村数量。在集镇外围建设货车临时停车场,配套货物接驳设施。在矿山道路急弯、临崖处增设反光镜、警示桩,汛期前完成边坡加固与排水沟疏浚,从硬件上隔离工业运输与民生出行。

(二)责任重塑:建立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机制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广“旌鸣公司模式”,建立“企业付费护路”机制,按矿山运输量核算养护费用,由企业出资聘请专职护路工,建立“运输预告+及时清扫”的护路制度。将道路养护义务纳入矿山企业环评与许可流程,对未履行义务的企业暂停生产审批,把“民生责任”与“生产权利”直接挂钩。

健全协同监管体系。成立镇政府牵头,交通、公安、环保及矿山企业参与的交通治理联席会议,每月通报问题、会商对策。推行“路长+矿长”联动制度,由镇领导包联重点路段与矿山企业,实现道路养护与矿山运输的同步监管。在G207与S328交汇点设置固定检测站,配备移动监测设备,对超限运输“零容忍”查处。

三)治理升级:技术赋能与精准服务并重

强化技术与资金保障。争取上级专项补助,整合矿山生态修复资金,建立“交通养护专项资金”,确保年均投入不低于50万元。在矿山出入口、重点路段安装超限监测与视频监控设备,实现违法行为自动预警。运用微信群建立“企业-村委-执法队”信息联动平台,及时通报运输计划与路况信息。

深化精准宣传与民生服务。对矿山企业负责人开展“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培训,明确超限运输的法律后果与护路义务。针对货车司机开展“事故案例+实操规范”培训,重点讲解安全驾驶与规范苫盖要求。在村委会、矿山厂区设置警示教育栏,用本地案例强化震慑效果。同时,畅通12345热线等投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路面污染、通行受阻等问题,实行“24小时响应、3日内处置”。

编后语:

南召县白土岗镇的交通问题本质是资源开发、工业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协同失衡。解决这一问题,既不能因道路问题限制矿山产业发展,也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换取短期效益。通过设施提质实现“通道分离”、责任重塑实现“成本共担”、治理升级实现“监管精准”,方能打破“工业发展伤民生”的恶性循环,构建“矿山强、道路畅、群众安”的矿镇共生新格局,让交通动脉真正成为连接工业发展与民生幸福的纽带。

欢迎关注《镜相新闻》jingxiangxinwen.cn

      如有侵权或信息不实即删


网站声明   关于我们   本站律师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38257238       新闻热线:0371-65055968

新闻服务邮箱:jxxwq2015@163.com       举报邮箱:294026926@qq.com       邮编:4670000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豫网文 (2021)3749-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10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1468       顶级国际域名证书renminshuiwen.com      豫ICP备2023000153号-1

网址:http://jingxiangxinwen.cn/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834号

镜相新闻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