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镜相新闻(jingxiangxinwen.cn)网站
稍具基本常识的都知道,民国时的省主席,就是今日之省长!
近日,一位70岁的老翁,竟然也被任命为湖北“主席”,初获消息时,吓了笔者一跳,以为他有“夺权”之嫌,不知他到底有几斤几两重?

此人就是湖北恩施州原食药局生物医药高级工程师、药业专家,现已70高寿的张代寿。
那么,他此次被封为湖北“主席”的颁证机构是哪里呢?
证书显示为:全球华人华侨总部。
张代寿此次被任命职务的全称叫做:中国•灵儿药食同源大健康湖北主席。

哈哈,原来如此,此主席并非彼省长啊!
那么,张代寿缘何被任命为如此之“大官”呢?
据悉,主要缘于张代寿突出的业绩和特别的贡献。
中国乡村振兴网《张代寿:老骥伏枥 志在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文和长江商报《中国青蒿原料供应大国的伤与痛》一文曾分别专文介绍,张代寿八十年代在湖北中药大学毕业后,来到恩施山区相关医药管理部门工作。

早在1997年,张代寿牵线搭桥,协助政府将获得国际诺贝尔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项目成功引进到恩施州,并组织生产。张代寿因此于2005-2007年曾先后获得湖北省金桥工程优秀奖、2006-2008年金桥工程牵线搭桥奖、湖北人民政府重大科技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工业成果奖。
张代寿曾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当年,他曾多次到北京向屠呦呦推荐过恩施青蒿,并收到屠呦呦的亲笔回信,对恩施青蒿相当肯定。记者在张代寿家中看到屠呦呦在信中建议:恩施与湖北本地医院合作,拓宽发展渠道。屠呦呦还亲手绘出青蒿流程工艺图,一并寄给张代寿。

“恩施应将青蒿产业纳入全州药业发展重点,拟定发展规划,搞好资源保护和开发,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给予支持,打造‘恩施青蒿’品牌,只有利用好,野草才能变废为宝!”张代寿说。
三十年前,张代寿先后参加恩施州中草药资源普查和恩施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中草药资源普查,走遍了恩施州的山山水水,采集了中草药植物标本10万份,3000多个品种,并先后编撰出《恩施州中草药名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中草药植物名录》。

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张代寿还编撰了《恩施州药业产业化“七五”规划》、《恩施州药业产业化“十一五”规划》,为恩施州生物医药的开发和壮大提供了依据,并帮助相关企业撰写了大量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在国内权威医药杂志及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的《恩施州中草药初探》还被国家级刊物中草药杂志刊载。
他先后协助30多家企业创建中药材基地百万亩,并对十余家企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创新研发产品百余种。他也因此先后被数十家企业、科研院(所)大学、院士工作站聘为专家技朮顾问、教授、评委。

张代寿曾连续四届担任恩施州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政协委员应有的作用。他曾在多年的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及大会发言特稿200余份,多次获得优秀提案奖,还被评为模范政协委员。
2010年,在恩施州召开的六届四次政协会议上,张代寿撰写的文章《在“华中天然药库”中挖掘恩施的独特卖点》获得政府充分肯定和好评。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济,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知名植物学家、科学家肖培根教授,科学家屠呦呦,分别对张代寿撰写的《(2005-2015年)药业产业发展规划》给予高度评价,两位院士还题字批示:“此规划写得很好,请恩施自治州抓紧落实。”

张代寿不仅在理论上、宏观上“务虚”,而且还在现实中、行动中务实。
他把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具有“植物软黄金”之称的中华娃娃参,试验种植在湖北巴东县绿葱坡,填补了恩施州中药材市场的一大空白。
2023年6月9日,张代寿陪同中国农科院张健、湖北省农科院黄东海一行四人来到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村中华娃娃参种植示范基地考察调研,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栽培和管理。

张代寿认为,“中华娃娃参”炖肉、煲汤、红烧等堪称一绝,尤其是其汤汁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肺活量供氧能力,抵抗病毒,益胃健脾,提升颜值。中华娃娃参皂甙含量高达百分之一点七,是高端药食同源之极品,同时含有硒、锗、钼、锶等多种元素,是宝中之宝,可开放形成恩施地标产品的大品牌。
张代寿说:“巴东高山乡村要振兴、全县经济要发展,搞好生物(中药)产业深度加工很关键,而且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市场容量大,需求旺盛,可提升当地15至20%左右的GDP,必将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目前,张代寿又在恩施州辖下的另一个地方——恩施市,正与清华大学杨华毅博士合作,从“华中天然药库”中优选特色中草药,如九牛橇、青龙衣、北山七、黄金凤、刘寄奴、瓶尔小草、千层楼等,向大山要经济效益,开发生产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高新科技中草药产品,将所学知识、技术、积累的经验转化为生产力,为振兴乡村、富裕人民奉献余热。
看来,张代寿这位湖北“主席”,还真的是真金白银,实至名归!

欢迎关注《镜相新闻》jingxiangxinwen.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638257238 新闻热线:0371-65055968
新闻服务邮箱:jxxwq2015@163.com 举报邮箱:294026926@qq.com 邮编:4670000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豫网文 (2021)3749-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102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1468 顶级国际域名证书renminshuiwen.com 豫ICP备2023000153号-1
网址:http://jingxiangxinwen.cn/